需求背景
入河入海排汙口(以下簡稱排汙口)是指直接或通過管道、溝、渠等排汙通道向環境水體排放汙水的口門,是流域、海域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節點。爲加強和規範排汙口監督管理,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曆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精准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爲核心,深化排汙口設置和管理改革,建立健全責任明晰、設置合理、管理規範的長效監督管理機制,有效管控入河入海汙染物排放,不斷提升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爲建設美麗中國作出積極貢獻。

技術方案
爲從源頭推動汙染治理、改善水生態環境,圍繞流域監管、汙染源、環境質量等相關業務,基于生態環境一體化業務應用大系統,開發面向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監管部門使用的入河排汙口監督管理模塊,實現入河排汙口監督管理信息化,爲水生態環境管理數字化、流域管理精細化、規劃評估與編制高效化提支撐。
(1)建設入河排汙口“查、測、溯、治、管”應用服務,實現入河排汙口“一張圖”“一本賬”“一條線”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形成“一口一档”信息庫;
(2)建設入河排汙口與水功能區監管,實現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設置審批、日常監督管理等信息的動態化、全量化管理;
(3)建設業務支撐分析以及全景展示一張圖,實現對“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和任務情況的動態掌控;
(4)通過數據彙聚治理服務,滿足後續與重點汙染源監測監管、飲用水源地系統、“三線一單”、排汙許可、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水功能區承載力分析等信息數據的集成和共享創造條件;
(5)實現與地市(州)已建入河排汙口系統數據的有效整合,全省入河排汙口相關信息及時報送生態環境部相關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並納入國家生態環境綜合管理信息化平台。

排汙口排查工作流程
